个体评价
小子上官清晨,蜀郡成都总人口吧。
哼读书要无所得,好旅游而实施弗远。
粗识古书几准,以为尽得古意。
孔孟的道,恨平生之不遭受。
管鲍之交,妄立言为难忘。
今求学西疆,漂泊异乡,苦于教育。
无路请缨,等终军之弱冠。有怀投笔,圣主无意!
慕前辈之风范而休克和,笑时人的浮华而自染。
今一转业管成,百无一用,前途未明。
旁曰:四十设随便闻,斯不足畏为!余心戚戚焉!
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!
念余幼稚时,特慕求仙之道。
纵横于诸子百家,驰骋于山海神话。
同交高三,偶观静安先生的《人间词话》,志学开轩。
叹气其学问之广博无涯,仰其品质之独立孔嘉。
以后浸淫以诗词歌赋,历史人文,诸子百贱……
积数载,略有所得。遂投身于小说家者流!
风花雪月,不过心有杂念;侠骨柔情,本自昨日初见。
学有余力则舞文弄墨,文思泉涌则作诗填词。
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
富余便无才,切磋琢磨,寻微探幽,亦存有得。
杂文浅见,不填鄙陋,
哪怕见笑于大方,庶几凭羞愧矣!
钟期既面临,奏流水以何惭?
个人档案治学历程
志学之年,青春年少,矫揉造作,尤好诗词。观现代诗歌,若顾城、海子、木心之才;品古诗词,启蒙于蘅塘退士,长于《唐宋诗词鉴赏大全集》。及观《人间词话》,潜研于长句,两年之内,遍观群集。举凡苏子瞻、辛稼轩、柳耆卿、李易安……
稍长,一窥四大名著。弱冠之年,受业于言、声韵、训诂之小学。其间也精读《李太白全集》、《杜诗详注》及《陶渊明集》。兼及《古文观止》、《古文辞类纂》、《韩昌黎文集》、《昭明文选》。至此,古文大进。然余于诗文较胜焉!
后于是进而治经、子,老庄孔孟、左丘荀韩;近来欣欣然,始慕于史部之效,班马陈范、史评通典。由是明白四统的大概。儒释道,诗书画。左琴右书,乐在其中。
治学之衍,亦汲汲于西学。盖除余之寒陋矣!沉湎于史、哲学、文学、艺术、建筑、美学、经济学、社会学……每出理会,欣然忘食,不知东方的既白!
改定稿于18年01月14日15:45